

白茶篇之白毫銀針
很多人以為不認識白茶,其實每天都可能在喝,在茶樓裡喝的壽眉便是其中之一。白茶主要產於福建省武夷山脈南麓,與武夷岩茶產地十分接近。它是一種輕度發酵的茶葉,製茶工序與岩茶恰恰相反,較為簡單,只須經過萎凋和乾燥便成。萎凋可以是在日光下萎凋或在室內陰乾;而乾燥可採用曬乾或風乾及烘乾。
白茶具有悠久的歷史,大約出現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,而白茶中之極品—白毫銀針,產地建陽也是南宋理學家朱熹晚年定居講學之地。建陽白毫銀針以福鼎和政和最為有名,尤以福鼎的品質最好。白毫銀針採自名為大白種的茶樹,以一芽一葉方式製成白芽茶。這個品種的茶葉葉片上覆蓋着很多茸毛,由於製作過程中沒有經過揉捻,茶葉外形仍然保留原來姿態。福鼎政和的白毫銀針茶芽肥壯而茸毛特多,產量卻十分稀少,所以特別珍貴。
白毫銀針宜用90℃的水,在玻璃杯中沖泡,這樣就能夠欣賞到茶葉的形狀,以及它在水中悠遊浮沉的寫意模樣。白毫銀針由於未經揉捻,茶汁滲出較慢,可以多浸泡一些時間,才慢慢飲用。茶湯白中帶黃,滋味雖清淡卻饒有韻味;沖泡後,茶芽徐徐沉落,立於杯底,甚為可觀。白毫銀針性寒,有退熱、降火、解毒的功效。
